close
人有一段時間選擇性太少,會有一段時間需要補償,但是台灣現在不是這樣的狀況。這時
候我們就要講說,吃到飽是一種沒有選擇性的方法,鼓勵在量上一直加大,但是吃到後來
是不舒服的。可是為什麼要用這種方法來對待自己的身體?
我們用精神上吃到飽的方法,就像電視上吃到飽的文化,很多媒體給觀眾和聽眾的訊息好
像是讓他們吃到飽:沒有選擇性、沒有一種質的提高,而是大量地一直塞。教育是不是?
我擔心的是,如果也是的話,怎麼辦? 生命長大後要如何在他的角色上選擇他要的?
只有是非,人生不可能豐富
從「喝」到「品」的差別是什麼?喝是一個純粹器官的反應,品是一個精神上的回應,我
們說品嚐、品酒,「品」一定離開了純粹器官的刺激,而變為了某種精神上的回憶。
人生匆匆走過,如果沒有過程的話,生命最快就是從生到死就完了。
我們是否能慢下來去欣賞大自然豐富的顏色?我說的顏色不是畫畫的顏色,而是樹葉
上的顏色,它不會只是一種綠色。一片葉子上的綠色是驚人的變化,因為陽光照下來,它
厚的部份、薄的部份和透光的部份,是這麼豐富。
古代希臘、巴比倫人對星座的探討、中國古代人對紫微的探討,遠比我們今天精采。因為
他們很安靜,透過視覺對於星座的轉移有非常細膩的紀錄與判斷,這個能力我們愈來愈喪
失。喪失了之後,所有的知識只是從考試的是非和選擇出來,是一個簡化的過程,生命不
可能豐富。
有多久你沒有脫掉鞋子、脫掉襪子用你的腳去感覺沙?我相信那是美。找到你
一部份還沒有老掉,在記憶中,是童年在通宵的海邊、在金山的海邊、在墾丁的海邊。你
的腳掌曾經接觸過那麼濕潤、那麼柔軟的沙。把美找回來。
我去總統府演講時跟阿扁說,「阿扁你該休假了,你應該脫掉鞋子去感覺沙灘。」
從七○年代回國,台灣黨禁和報禁都沒有開放,戒嚴時期,我們看到社會走向民主開放的
狀態。 後來看到經濟上的繁榮,與政治上的民主開放,但是人如果沒有做他自己,前面兩
個都是白費。 他必須落實到找回自己的自信,不是在社會裡的排行,或是所扮演的任何一
個角色,要覺得這個角色是我自己的選擇,是我自己要做的。所以對於我的行業、專業,
我會享受,享受是一種美啊!
我到花蓮看到人在賣切仔麵,快樂得不得了。他跟我說這個麵是特別的,我碰水幾次,再
拿起來再碰水,它很Q。我就覺得跟另外一個賣麵的差好多,他好快樂。他覺得他的行業
是除了賺錢以外,有得意的東西,因為他有成就感,可是我們今天有幾個行業有成就感?
如果都是用排行榜跟功利的方法去看待生命設計的安排,很難找回這個真正的自我。
而這個自我,絕對是我自己要做的,我做的時候很開心。
我常說美的庫存,美需要庫存。就是你今天有一個提款卡,你要去提領錢是因為你存過錢
,如果你沒有存過錢的話,你提不出錢。
美需要在生命中不斷地庫存
我們的痛苦是,你在某個年齡層,某個行業裡發現:你的感覺沒有了,因為從來沒有
庫存過。這個悲哀是,如果這個社會長期以來不庫存美,有一天你要去提領,會非常困難
。
小時候我和姊姊到田裡去撈浮萍餵鴨子。我記得我把田裡的浮萍撈完,回家餵鴨子,第二
天池塘裡又有滿滿的一池塘的浮萍,我從來沒有想到浮萍這麼小小點的生命,那個生命力
這麼強。長大以後讀到蘇東坡的「一池萍碎」,我的記憶是可以提領我那個童年的記憶。
這個東西如何放到學校的體制裡,我無法想像,我總不能開一堂課帶孩子去撈浮萍。
問題是,生活周遭的環境,自然還剩下多少?
這個社會當中太多的排行榜,迷失了自己,必須在大自然引發自己、解放自己。所以我
覺得老莊的哲學剛好是儒家哲學的彌補,因為儒家總是要你「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」
但莊子說,個人要走出去跟天地對話,做精神的釋放。要獨自去面對自然,變成個人生命
定位的尋找,才能夠平衡。我不是否定剛講的排行榜是社會秩序,而是我們太缺乏另外一
邊了。自我沒有完成,每個人就會覺得自己很委屈,要為別人做這件事,到最後會有抱怨
,而不是心甘情願地說︰我做這件事是我自己選擇的。
這就是說「美是無目的的快樂」,它任何現世的功利都沒有,它就是個單純生命開啟的過
程。健全的人若沒有這個部份,可以說這是另外一種心靈的殘障。有一天面臨世界非常豐
富的感受世界,卻無法感受,心理狀態會很枯燥,沒有辦法突破。有一天,他結了婚,他
的妻子跟他的情感,都不是是與非,而是在是與非之間有更多的變化,但他沒有能力去分
辨這細膩的變化,會變成極度不快樂。
「考」出一個人的價值?
一個好的作家說,生命裡有一個時刻是連舒伯特都無言以對的時刻,那是我們生命裡最重
要的時刻。
當我們面臨父母親臨終的時刻,我們不知道那個時刻是怎麼度過的。我們無法寫詩、
任何音樂也沒有辦法安慰我們,但是它一定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。那樣的時刻,你握
著他的手,希望用你的指溫去溫他冰冷的手,把所有的指溫都給他。我相信那是人走向完
善的一個重要的過程。
如同在SARS的時刻裡,醫學院的學生拒絕到病房去。這時候,醫學對他來說,是
不是一個功利?而缺乏另外一個「人」的動機在裡面?不知道。但是我們不能去指責這些
孩子,因為他們這麼年輕,他們的反應,就是社會最直接的反應。
那麼我們要問的是︰促成社會最應該有夢想、有熱情的年輕人做這樣的決定,是社會出了
什麼問題?這個社會少掉什麼東西?我們恐怕要問這個:他是不是對生命沒有感覺了?他
對生命裡面到底應該如何去承擔他的重量,以及去承擔他自己對生命之間最好的關係?這
是我所關心的。
今天為止,我們的考試,還是無法考出這個部份。美和宗教都是信仰,你沒有這個信
仰之後,所有的知識都會變成負擔。有了信仰之後,所有的學習和知識才會回來變成智慧
,所以美是使知識變成智慧的一個關鍵。
(本文摘錄自《天下雜誌》教育基金會主辦之演講,許立佳整理)
候我們就要講說,吃到飽是一種沒有選擇性的方法,鼓勵在量上一直加大,但是吃到後來
是不舒服的。可是為什麼要用這種方法來對待自己的身體?
我們用精神上吃到飽的方法,就像電視上吃到飽的文化,很多媒體給觀眾和聽眾的訊息好
像是讓他們吃到飽:沒有選擇性、沒有一種質的提高,而是大量地一直塞。教育是不是?
我擔心的是,如果也是的話,怎麼辦? 生命長大後要如何在他的角色上選擇他要的?
只有是非,人生不可能豐富
從「喝」到「品」的差別是什麼?喝是一個純粹器官的反應,品是一個精神上的回應,我
們說品嚐、品酒,「品」一定離開了純粹器官的刺激,而變為了某種精神上的回憶。
人生匆匆走過,如果沒有過程的話,生命最快就是從生到死就完了。
我們是否能慢下來去欣賞大自然豐富的顏色?我說的顏色不是畫畫的顏色,而是樹葉
上的顏色,它不會只是一種綠色。一片葉子上的綠色是驚人的變化,因為陽光照下來,它
厚的部份、薄的部份和透光的部份,是這麼豐富。
古代希臘、巴比倫人對星座的探討、中國古代人對紫微的探討,遠比我們今天精采。因為
他們很安靜,透過視覺對於星座的轉移有非常細膩的紀錄與判斷,這個能力我們愈來愈喪
失。喪失了之後,所有的知識只是從考試的是非和選擇出來,是一個簡化的過程,生命不
可能豐富。
有多久你沒有脫掉鞋子、脫掉襪子用你的腳去感覺沙?我相信那是美。找到你
一部份還沒有老掉,在記憶中,是童年在通宵的海邊、在金山的海邊、在墾丁的海邊。你
的腳掌曾經接觸過那麼濕潤、那麼柔軟的沙。把美找回來。
我去總統府演講時跟阿扁說,「阿扁你該休假了,你應該脫掉鞋子去感覺沙灘。」
從七○年代回國,台灣黨禁和報禁都沒有開放,戒嚴時期,我們看到社會走向民主開放的
狀態。 後來看到經濟上的繁榮,與政治上的民主開放,但是人如果沒有做他自己,前面兩
個都是白費。 他必須落實到找回自己的自信,不是在社會裡的排行,或是所扮演的任何一
個角色,要覺得這個角色是我自己的選擇,是我自己要做的。所以對於我的行業、專業,
我會享受,享受是一種美啊!
我到花蓮看到人在賣切仔麵,快樂得不得了。他跟我說這個麵是特別的,我碰水幾次,再
拿起來再碰水,它很Q。我就覺得跟另外一個賣麵的差好多,他好快樂。他覺得他的行業
是除了賺錢以外,有得意的東西,因為他有成就感,可是我們今天有幾個行業有成就感?
如果都是用排行榜跟功利的方法去看待生命設計的安排,很難找回這個真正的自我。
而這個自我,絕對是我自己要做的,我做的時候很開心。
我常說美的庫存,美需要庫存。就是你今天有一個提款卡,你要去提領錢是因為你存過錢
,如果你沒有存過錢的話,你提不出錢。
美需要在生命中不斷地庫存
我們的痛苦是,你在某個年齡層,某個行業裡發現:你的感覺沒有了,因為從來沒有
庫存過。這個悲哀是,如果這個社會長期以來不庫存美,有一天你要去提領,會非常困難
。
小時候我和姊姊到田裡去撈浮萍餵鴨子。我記得我把田裡的浮萍撈完,回家餵鴨子,第二
天池塘裡又有滿滿的一池塘的浮萍,我從來沒有想到浮萍這麼小小點的生命,那個生命力
這麼強。長大以後讀到蘇東坡的「一池萍碎」,我的記憶是可以提領我那個童年的記憶。
這個東西如何放到學校的體制裡,我無法想像,我總不能開一堂課帶孩子去撈浮萍。
問題是,生活周遭的環境,自然還剩下多少?
這個社會當中太多的排行榜,迷失了自己,必須在大自然引發自己、解放自己。所以我
覺得老莊的哲學剛好是儒家哲學的彌補,因為儒家總是要你「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」
但莊子說,個人要走出去跟天地對話,做精神的釋放。要獨自去面對自然,變成個人生命
定位的尋找,才能夠平衡。我不是否定剛講的排行榜是社會秩序,而是我們太缺乏另外一
邊了。自我沒有完成,每個人就會覺得自己很委屈,要為別人做這件事,到最後會有抱怨
,而不是心甘情願地說︰我做這件事是我自己選擇的。
這就是說「美是無目的的快樂」,它任何現世的功利都沒有,它就是個單純生命開啟的過
程。健全的人若沒有這個部份,可以說這是另外一種心靈的殘障。有一天面臨世界非常豐
富的感受世界,卻無法感受,心理狀態會很枯燥,沒有辦法突破。有一天,他結了婚,他
的妻子跟他的情感,都不是是與非,而是在是與非之間有更多的變化,但他沒有能力去分
辨這細膩的變化,會變成極度不快樂。
「考」出一個人的價值?
一個好的作家說,生命裡有一個時刻是連舒伯特都無言以對的時刻,那是我們生命裡最重
要的時刻。
當我們面臨父母親臨終的時刻,我們不知道那個時刻是怎麼度過的。我們無法寫詩、
任何音樂也沒有辦法安慰我們,但是它一定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。那樣的時刻,你握
著他的手,希望用你的指溫去溫他冰冷的手,把所有的指溫都給他。我相信那是人走向完
善的一個重要的過程。
如同在SARS的時刻裡,醫學院的學生拒絕到病房去。這時候,醫學對他來說,是
不是一個功利?而缺乏另外一個「人」的動機在裡面?不知道。但是我們不能去指責這些
孩子,因為他們這麼年輕,他們的反應,就是社會最直接的反應。
那麼我們要問的是︰促成社會最應該有夢想、有熱情的年輕人做這樣的決定,是社會出了
什麼問題?這個社會少掉什麼東西?我們恐怕要問這個:他是不是對生命沒有感覺了?他
對生命裡面到底應該如何去承擔他的重量,以及去承擔他自己對生命之間最好的關係?這
是我所關心的。
今天為止,我們的考試,還是無法考出這個部份。美和宗教都是信仰,你沒有這個信
仰之後,所有的知識都會變成負擔。有了信仰之後,所有的學習和知識才會回來變成智慧
,所以美是使知識變成智慧的一個關鍵。
(本文摘錄自《天下雜誌》教育基金會主辦之演講,許立佳整理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